《应用数学》课程建设规划

信息来源: 发布日期: 2020-04-28 浏览次数:

课程建设是学校教学基本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加强课程建设是有效实施人才培养方案、落实教学计划、提高教学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保证。《应用数学》课程作为道桥工程学院和轨道交通学院的重要必修基础课程紧跟时代步伐,结合课程教学实际现状,制定课程建设规划如下:

一、建设目标

按照基础科学部“十三五”工作规划对课程建设的要求,紧跟职业教育需求,坚持不断进行学科建设,教学内容选取以“科学合理,适学够用”为原则,实行“理实一体”的教学模式,在教学过程中,以丰富多样的教学手段把《应用数学》课程建设成为知识、能力、技能和素养为一体的素质养成基础类课程。

二、建设内容及其标准

(一)课程内容

1.内容选取本课程内容的选取既强调服务于专业,加强专业针对性,又兼顾了目前高职学生认知特点的适用性。

  1)内容选取适用高职院校培养应用型高技能专门人才的需求

    充分考虑高职学生的认知特点。在内容处理上兼顾对学生抽象概括能力、逻辑推理能力、较熟练的运算能力和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的培养。恰当的把握教学内容的深度和广度,适度保持数学知识的系统性与逻辑性,尽可能显示微积分的直观性与应用性。

2)内容选取针对工程类各专业学生后续专业学习的需求

选取教学内容时,密切与专业的横向联系。把学好专业必须具备的数学知识支撑点作为教学重点,根据专业需求明确数学概念、理论和数学方法应掌握的程度。注重基本概念和基本方法的教学,培养学生用数学原理和方法消化、吸收工程概念和工程原理的能力,增加专业案例的数学解决方案的学习,使学生建立用所学数学知识和方法解决专业问题的思维习惯。

3)内容选取针对学生今后可持续发展的需求

   注重以实例引入知识点,体现数学应用的思想,加强学生对数学的应用意识、兴趣和能力的培养。利用数学实验手段和数学建模思想进一步培养学生实践创新能力,使数学不仅要具备工具功能,而且还要具备思维训练和素质教育功能,使之成为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创新意识和解决问题能力的有效载体。

2.内容组织

   本课程以数学应用和数学建模思想贯穿整个教学过程和知识体系,将数学基础知识、数学建模、数学实验以及专业课程有机融合,突破传统数学的理论体系,形成了新的应用数学内容体系,便于实施“教---用”一体化。根据当前生源特点和数学知识掌握规律分课前准备、课堂教学和课后拓展三个环节展开教学。整个教学组织遵循教师主导、学生主体、因人施教、共同进步的指导思想。

(二)课程资源

1.教材建设,《应用数学》课程教材选用的是由长期从事教学一线的有经验的教师主编的高职高专规划类教材,教材内容在知识目标、能力目标和素质目标的三维空间构建内容体系,符合课程建设总体目标,使用效果好。并通过微信公众号实现碎片化知识的小微课和小测试的二维码扫描来进行内容分享,并配有动画库、图片库、视频库、课件库、习题指导库及试卷库。

2.教学资源,利用多媒体课件辅助课堂教学,同时通过课程组开发建立了应用数学课程网站,学生可以在线浏览课程资源、在线进行能力测试并进行接受学习指导。网络课程教学的实施,是对课堂教学的一种补充和提高。

3.实践教学(资源建设),作为吉林省财政厅改善办学条件专项资金支持的数学实验与数学建模创新基地建设项目,2010年已建成包括60台清华同方超翔 Z500E学生电脑的数学实验和数学建模专用机房,配有MATLAB、LINGO、SPASS等数学软件,满足两个分院应用数学课程的全部数学实验课的开出,并数学建模培训和参赛。

(三)教学过程

1.教学设计

将数学基础知识、数学建模和数学实验有机融合,每一章的教学过程均按照“实际问题导入→提出任务→数学概念抽象→基本知识→数学实验→实践应用”的模式进行,让学生了解每个知识的来龙去脉,克服了传统数学教学只注重数学自身知识讲授的弊端。有效地解决了高职高专学生学习数学目的不明确,学习兴趣难以调动的状况。

2.教学方法

课程教学的关键是“理论与实践教学一体化”,在教学过程中,依托丰富的教学资源和信息化教学手段,采用直观教学法、案例教学法、问题驱动法、分组讨论法、类比教学法等多种教学方法,教师指导和学生训练交互进行,让学生在“教-学-练-用”的过程中,充分发挥自主思考自主解决问题的主观能动性。

3.教学管理

1)备课,高质量的完成备课是教学任务实施的基础,按教务处要求规范教学文件准备,依据授课计划定期组织开展集体备课,根据学生实际加强教学内容研讨、整合和设计。

2)课堂教学,课堂教学是整个教学质量的重要环节,内容教授重点突出,难点问题分解清晰,环节完善流畅,以准职业人标准规范学生课堂行为习惯养成,教学手段方法符合学生学习特点。

3)作业,编制作业单,作业单内容包括三个内容:知识点、公式和方法总结;案例解析以及习题演练,有针对性的进行知识的强化和反复理解并消化。

4)辅导答疑,辅导答疑分三个阶段,教学过程答疑、课后答疑和章节总结答疑,教学过程答疑作为新知识接受过程答疑的阶段,通过个别答疑、分组答疑和集体答疑的方式进行,在消化后仍然存在问题的课后可以通过微信个别答疑,最后对作业的共性问题总结反馈,实现分层答疑后,促进知识的反复巩固和吸收。

4.学生评价,改革传统的学生评价方式,根据高职学生培养目标,采用过程性评价、目标评价与能力评价相结合的方法,综合评价学生学习成绩。构建由出勤表现、作业测评、课堂练习、研究性学习考核、实验操作、期末笔试等多项内容相结合的全过程考核框架。在基础知识考核的同时,注重学生动手能力和实践中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考核,全面评价学生能力。

(五)教学效果

《应用数学》课程从教学内容设计、教学模式、教学管理和教学方法手段等合理的运用,教学效果得到了学生和督导组的高度评价,也得到同行们的认可,校外专家、督导组及学生评价皆为优秀。我院学生从09年开始参加建模竞赛取得了优异成绩,位居省内同类院校前列,得到了社会的广泛认可。

   (六)课程团队

《应用数学》课程团队负责人刘凤敏,副教授,从事一线教学教学工作20余年,教学经验丰富,能够与时俱进引领和带动团队进行教学改革,引进新的教育理念,深受学生的喜欢和各级督导的认可和好评。

《应用数学》教学团队职称结构、年龄结构合理、学历层次高,其中,中级职称4人,高级职称4人,高级职称比例为 50%,职称结构合理。硕士学位7人,一人博士在读,研究生以上学历占100%,学历层次高。40岁以下4人,40-50岁4人,年龄结构合理。

三、课程建设的保障以及措施

(一)明确目标 加强思想引领

组织课程组成员提高认识,充分发挥党员教师的模范带头作用,坚持科学的发展观,以党的思想理念引领课程建设。

(二)构建以学生职业需求为核心的《应用数学》课程体系

1.课程建设与专业有机结合

深入探究两个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深入探究了解各专业学生从事工作所需的基本素质和基本能力素养,针对不同专业特点和知识需求对教学内容进行选择、调整和补充,突出专业关联度。在教学过程中注意培养学生的专业兴趣,稳定学生的专业思想,注重培养学生刻苦学习的精神和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为学生后续专业课的学习奠定良好的知识基础和数学素养。

2.课程建设与评价考核相结合

《应用数学》考核方式以过程考核和终结评价相结合的考评体系,促进教学质量和学生学习能力的提高。

(三)建设高素质的《应用数学》课程师资团队

团队建设要加强教师职业能力的培养,建设一支具有高职教育理念,适应教育改革和发展需求、有效助力学生职业发展的优秀《应用数学》课程教师团队。

(四)加强教学研究和学术研究

积极鼓励教师参加科学研究工作,定期组织科研研讨活动,充分利用现有师资对去,发挥教师骨干和博士研究生的作用,加强科研立项,以研促教。

  • 友情链接:
  • 版权所有 吉林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基础科研部 地址:吉林省长春市新电台街63号吉林交通职业技术学院综合楼410    邮编:130012 邮箱:jyxsc12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