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做好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决策部署,落实《中共中央办公厅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快构建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高质量就业服务体系的意见》精神,强化高校生涯教育和就业指导,增强大学生职业规划意识,指导其通过学习实践提升综合素质和能力,及早做好就业准备,以择业新观念打开就业新天地,促进高质量充分就业,结合国家和社会发展现状及人才需求,引导学生进行全面自我认知,合理规划职业发展,促进学生更高质量和更充分就业,助力吉林省经济全面全方位振兴。我校定于10-11月,举办我校第四届“筑梦青春志在四方∙规划启航职引未来”职业规划大赛校赛,遴选优秀选手参加省赛,现制定本实施方案,具体通知如下:
一、大赛主题
筑梦青春志在四方∙规划启航职引未来。
二、大赛目标
努力将大赛打造成强化生涯教育的大课堂、促进人才供需对接的大平台、服务毕业生就业的大市场。通过举办大赛,更好实现以赛促学,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成长成才观和择业就业观,科学合理规划学业与职业发展,提升就业竞争力;以赛促教,促进高校强化生涯教育,做实做细就业指导服务;以赛促就,广泛发动行业企业和高校共同参与,推动人才供需有效对接,全力促进高校毕业生高质量充分就业。
三、组织机构
主办单位:教务处。
承办单位:基础科学部。
四、参赛对象条件
我校2023级、2024级、2025级在校生。
五、大赛内容
本届职业生涯规划大赛将举办“1赛+1周”系列活动。
1.“1赛”:校内职业生涯规划大赛。
分为成长赛道和就业赛道两个赛道。
(1)成长赛道。面向24、25级学生,考察其职业发展规划的科学性和围绕实现职业目标的成长过程,通过学习实践持续提升职业目标达成度,增强综合素质和能力。
(2)就业赛道。面向23、24级学生,考察其求职实战能力,个人发展路径与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适应度,就业能力与职业目标和岗位要求的契合度。
2.“1周”:“生涯体验周”。
通过“专业的智慧+共享共创”的体验模式,营造共创、交互、个性化的生涯体验活动,与生涯课程有效结合,作为生涯规划意识启蒙、自我探索、职业素养实践训练的有效补充和成果展示。
六、参赛要求
1.大赛分设成长、就业两个赛道,参赛选手须为在校学生,每名选手结合自身条件选择符合要求的一个赛道报名参赛。
2.选手需按照比赛要求提交作品,所有报名、参赛作品概不退稿,请自行保留底稿。
3.参赛选手提交材料应坚持真实性原则,不得含有违法违规内容,否则将失去参赛资格、所获奖项等相关权利,自负一切法律责任。
4.鼓励全校教师、同学参加大赛。
七、赛程安排
(一)报名(2025年11月5日-7日)
所有参赛选手向各学院联络员提交报名及参赛材料,基础科学部组织生涯课教师、生涯指导专家对参赛作品进行评审,每个赛道遴选20人入围初赛,参加同期举办的生涯专题培训。
同期举办生涯体验周活动。
选手提交作品:
1.成长赛道:参赛选手撰写①生涯发展报告:介绍设定职业目标的过程;实现职业目标的具体行动和成效;职业目标及行动的动态调整等(PDF格式,文字不超过2000字,图表不超过5张)。②生涯发展展示(PPT格式,不超过50MB;可加入视频)。
2.就业赛道:参赛选手撰写①求职简历(PDF格式)。②求职综合展示(PPT格式,不超过50MB;可加入视频)。③辅助证明材料,包括实践、实习、获奖等证明材料(PDF格式,整合为单个文件,不超过50MB)。
(二)初赛(2025年11月8日-16日)
基础科学部组织生涯指导专家进行专题辅导、参赛作品评审。成长赛道和就业赛道分别遴选10人入围决赛。
(三)决赛(2025年11月17日-19日)
11月19日进行决赛现场比赛,参赛选手展示:
1.成长赛道:设置主题陈述(7分钟)、评委提问(5分钟)。
2.就业赛道:设置主题陈述(6分钟)、综合面试(6分钟)。
八、大赛奖项
1.本次大赛分为成长赛道、就业赛道,两个赛道分别设一等奖1人、二等奖2人、三等奖3人,优秀奖4人。
2.基础科学部将组织相关教师、专家,对进入省赛的选手进行深度参赛辅导。
3.入围省赛的选手在2025级新生班级做巡回演讲,展示比赛成果的同时,带动、帮助新生同学建立生涯规划意识、学业规划意识,共建学习型校园。
九、赛事联络
主办单位:基础科学部
校级联络员:王立军、王艺茜。
学院联络员:道桥工程学院 王楠
汽车工程学院 贾歆玥
管理工程学院 靳钜尧
轨道交通学院 于朝
交通信息学院 赵迪
机械工程学院 刘叙彤
航空学院 陈滢
国际教育学院 尹航
联系人:王立军 王艺茜
地点: 厚德楼1511办公室。
附件1:2025年职业生涯规划大赛成长赛道方案.docx
附件2:2025年职业生涯规划大赛就业赛道方案.docx
基础科学部
2025年11月5日